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秦俊俊)9月23日下午,市委书记周锋到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调研科创平台建设、科创项目落地及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抢抓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风口”,加快培育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位于赤壁中伙铺镇,总规划面积48.6平方公里。今年6月,武汉大学·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目前,基地基本实现“空——天——地——水”一体化测试场景全覆盖,具备支撑低空无人设备场景化测试与商业应用落地的能力,成功引进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等10余个顶尖科研团队,以及10余家遥感与空天信息领域企业入驻。
周锋先后来到已落户基地的中大型无人机起降场、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先进载荷研发制造基地、大气监测站、天文科普中心及赤壁多域综合试验测试基地等项目现场,和项目方代表、科创团队负责人深入交流,调研各项目发展规划、建设进展、主要技术特点、重点发展方向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并详细了解科创团队入驻、项目落地推进中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基地建设和布局新兴、未来产业的意见、建议。
周锋对赤壁积极推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做法及成效予以肯定,要求当地继续保持战略眼光,增强发展定力,抢抓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风口”,加快完善基地公共配套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持续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吸引更多创新人才、科研团队、科创项目集聚,为加快提升基地承载力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周锋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风口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要以武汉大学·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牵引,积极引进更多科创资源、科研团队及项目入驻,全力探索全场景、全链条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助力入驻企业及团队抢占行业发展先机。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培育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各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切实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市领导乐建舜、王刚参加调研。
一审:金崇
二审:汪洋、刘思祺
终审:俞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