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思 王姚 见习记者 文雅 李伟豪)一年计于春,农事勤及耕。眼下,通山县各地油菜陆续进入抽薹期,是油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田间地头,各类新型农机设备纵横驰骋,大显身手,一幅“智慧春耕图”在通山大地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2月28日上午,在通山县九宫山镇程许村、畈中村,油菜田里绿意盎然,无人机飞手正在熟练地调试设备。几分钟后,随着螺旋桨的嗡嗡声,两台无人机精准升空,飞向目标农田,肥料从机身下的喷淋头均匀地洒在油菜植株上,为油菜披了一层“防护衣”,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40余亩农田的喷洒作业。
“我们现在亩用量是15斤,7.5公斤一亩,一包肥是50公斤,可下7亩,用时大概1分20秒,速度是人的20-30倍,节省人工、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无人机飞手樊时介绍。
当前,油菜进入春发稳长阶段,通山县农业农村局抢抓农时,统筹推进油菜病虫防控、水肥管理、‘一促四防’技术推广等重点工作,以抓春管提单产为重点,加强技术指导,为油菜稳产保供夯实基础。
通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机化管理股负责人雷鸣说:“目前油菜处于返青抽苔期,第一步就是保证它的养分供给,根据油菜“一促四防”促进油菜生长,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温逼熟,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油菜大面积的产量提升。”
今年以来,通山县精准发力,紧紧锚定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这一关键目标,着力聚焦“防病虫、促结实、保丰收”三大核心任务,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物化投入和统施统防、机收减损等社会化服务补助及技术指导服务等三个方面,并计划在县内7个乡镇建设1.5万亩示范区,使油菜单产比2024年夏收平均水平增加5公斤/亩,商品菜籽含油量提高1%,农户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一审:张昊
二审:陈玲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