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雷 见习记者 袁诚 徐聂)在通山县通羊城早餐店,以“阿”字号冠名的众多,如阿星,阿喜,阿燕......人生百味,因火而生。这是一座有农家特色的饭庄,座落在通山县核电路旁郑家坪村石磊背湾。在饭庄厨房一处低矮的杂屋间,每天早晨六点,女厨师阿星的手机闹钟准时呼叫。
春寒料峭。虽说是泰和园的梅花早已绽放,早晨还是零下5度,娘俩打了一个寒颤,骑上摩托车向学校出发。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连树木都抵挡不了,发出嗖嗖的呻吟。寒风虽说有些冷飕飕的,但看到核电路树枝上长出新的希望的幼芽,阿星心里却感到美滋滋的。
街谈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阿星的儿子在学校读初三,这是让许多老师和家长很放心不下的时间点。
将钟摆回拨,阿星和爱人原来在兰州做生意,租下一个80平方米的小店。望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阿星毅然作出一个决定,说服爱人继续在兰州打拼,夫妻俩将女儿寄托在亲戚家读书,自己返回家乡,返回通山,为了儿子的将来,儿子的成长,不能离开父母,父母的大学梦想遗憾决不能在儿女的身上重演。
左拐右拐,阿星在亲戚的介绍下,她来到了核电路石磊背的田铺饭庄。朴素的衣服,敦实的身段,平淡中带有底气的交谈,老板一眼就相中了。只是提出了一个条件,吃住在饭庄,帮着照看饭庄,老板叫她回去考虑一下,三天后回信。
阿星心里有些纠葛,她在学校附近有套二手房,买下来就是为了小孩读书。自己回到家乡,也是为了小孩子读书,田铺饭庄虽说交通方便,但是离学校还有十几里路。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小孩子的未来,为了家,也是为了老板的信任,她愉悦答应了这个要求。
如果说早晨自己可以作主,那么到了晚上,阿星就是身不由己了。儿子放学时间正是客人来的高峰期,厨房正是忙碌的时候。好在田铺饭庄是一个和谐的小家庭。同事阿芳、阿华等几个同事主动轮流承担了接送小孩的任务。
阿星刚到厨房,在厨师师兄阿裕哥的帮助下,迅速掌握了一些做菜常识。阿星知道,只有老板的日子好过,他们员工的日子才会好过。空闲时,她在手机看到最多的是小红书,学着么样做菜。有次,动手做了一盘猪尾巴,发现客人动筷并不多,阿星心痛浪费的食材,更是对自己创新技术的怀疑。不服输的她马上问起客人的反应,原来是这道菜太甜了。阿星一下缓过神来,这道甜味菜在吃遍天的广东人是合适的,桔生淮南则为桔,生在淮北就是枳,水土不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想征服楚菜为主的通山人和外地游客,就只有在调料上下功夫,几翻调试终于得到了客人的点赞,成了田铺饭庄的招牌菜之一。
田铺饭庄位于城郊结合部,要想留住客人,主打一个创新。饭庄升级改造后,增添了农家味的装饰,有通山本地摄影家拍摄的风光民俗等摄影画廊,有小型家庭聚集的场所,有儿童游戏场等。阿星和厨房同事一起在老板的倡议下,及时推了特色土鸡汤、土钵煨猪脚,鸿运当头、黄豆酱焖豆腐油、一牛两吃、臭鲢鱼、糍粑鱼、煎荞饼、豆腐坨等一批适合本地特色经济实惠的菜系。
食材的选购和准备工作,不同于城区大酒店的后厨管理,农家乐的厨师是一岗多责,包括清洗、切割、调味等,这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烦琐的工序。炒、煮、蒸、烤、炸,站在呼呼作响的炉灶前,着一身干净的工作服,阿星左手手握炒锅勺柄,右手迅速把食材倒入锅中,手勺快速翻炒着锅中的菜品,左手不停地颠翻着炒锅。将鱿鱼平铺在菜板上切花刀,刀和菜板呈45度角,斜切2/3的深度;大火快速翻炒,鱿鱼在锅里犹如一朵朵绽放的“麦穗”花,最后装盘点缀在蒜苔描绘成的麦秆上,就这样一道一道色泽亮丽的菜肴便呈现在餐桌上。阿星和师兄、后厨姐妹们秘制的土鸡汤、土猪肉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柴,客人都是提前电话预约。
长时间站立和高强度操作,她觉得自己像上满劲儿的发条,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生意的红火对厨师尤其是女厨师的体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天下来,阿星累倒在沙发上,不想吃,只想蜗在一边喝绿豆汤。
厨房是由一座农舍改造而成,夏天无法装空调,电扇一吹,满屋油烟飘散。厨房同事只好干烤,整个夏天就这样,不到一会,衣服要湿透。阿星说,只有客人吃得香,喜欢吃自己做的菜,就累的值。
最后一批客人走后,田铺饭庄换来了难得的宁静,灯笼映射在两边鱼池水面,波光粼粼,尤如一颗夜明珠镶嵌在核电路的石磊背乐家湾。
阿星说,只要老板不嫌弃,只要爬得动,为了家,为了小孩子,我会一直在厨房这个地方扛下去。
春天花香,夏天蛙鸣,秋天畈中一片稻黄,冬天雪映饭庄。望着满天的星繁,望着小屋的灯光,阿星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一颗小星星,田铺饭庄的同事聚集一起,众多小星星显得格外灿烂光彩。
阿星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自己家庭小小的一片天,在后厨这个一亩三分地里,不断尝试着川菜、鲁菜、粤菜、楚菜和通山土菜的不同风格和味道,挥洒创意,用美味给生活压力下的客人带来幸福和治愈,用菜品表达“新田铺饭庄”对通山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强县的认识和思考,那就是和49万勤劳质朴通山人一样用自己的一行一动擦亮家乡的明片。
“新田铺饭庄”阿星的工友们相信,美食最能抚慰人心,播种梦想的土地永远不会贫瘠,心怀热爱生活的心会永远年轻。每一个人生梦想,都因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奋斗会更加闪亮。这是属于阿星的春天故事,更是通山新时代通山女性的赞歌。
烹饪舞台,梦舞翩跹,每一刻,都闪星光。这也是属于女厨师阿星的星光。
一审:刘雕
二审:陈玲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