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皮道琦)2月8日,位于嘉鱼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北新代米食用菌生产基地,车间内机声隆隆。公司抢抓春节市场机遇,稳步推进生产销售工作,以“开年即开跑”的姿态,全力冲刺“开门红”。
记者看到,项目一期的6条生产线火力全开,360名员工全部到岗。走进第一个生产车间,皮带输送线上的原料经自动化的设备后装入一个个空塑料瓶内。完成装瓶的食用菌栽培瓶,经流水线运输出来后,机械臂将其整齐码放。
“为了不影响正月初七全面复工复产,早在大年初四,装瓶、植菌两个环节的100多位工人就已经到岗了,正月初七以来,每日生产金针菇100吨。”公司行政专员王泰龙说。
据介绍,湖北新代米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是一家食用菌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属于国家龙头企业——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经过搅拌、瓶装、灭菌、接种、培养、挠菌、发芽、出菇、采摘环节,历经50天周期,一株金针菇才能新鲜出炉。”王泰龙说。
区别于传统的金针菇种植,工厂化模式改变了以往金针菇“靠天吃饭”的问题,实现全天候种植、全年不间断生产,并且产品质量完全可控。这背后,是工厂化带来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在精心“呵护”。
打开一间育菇车间,一阵冷意袭来。金针菇生育期的温度较低,最低只有5℃。传统种植下,金针菇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适宜的生产环境很难人为调控。工厂化种植后,通过制冷、新风、光照、加湿等数字化环境控制系统,金针菇始终处于恒温恒湿的最适宜环境中。
从育菇车间出来,记者来到了包装车间,这里也有智能化的场景:成熟的金针菇经流水线送至包装车间后,4台机器人伸出长长的手臂,将培养瓶里的金针菇自动采摘后切根,再经皮带线送到工人手中进行分拣和装袋包装。
“每个机械臂至少能为我们省下3至5人。”公司行政专员王泰龙告诉记者,复工以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上门提货,每天发货5到6车,可发货50吨到60吨。
以工业化思维生产农业实现了金针菇“智能造”。据悉,去年,公司产值近1亿元,已吸纳360名当地居民就业。
夺取“开门红”,第一季度尤为关键。公司在全力抓生产的同时,稳步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如今,这个数字化工程正朝着年产突破1亿元的满产目标前进。
一审:张昊
二审:刘思祺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