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崇阳台记者 黄沚瞻 )近日,在崇阳县铜钟乡佛岭村下屋黄家村湾,伴随着低沉的哀乐,亲人佩戴黑纱白花鞠躬默哀,前来追悼的亲友只有寥寥几桌,现场庄严肃穆、简约朴素。没有大操大办,被乡亲们交口称赞。
“白事”习气重,群众负担大。“以前村里有白事时,披麻戴孝、吃喝宴请、吹拉弹唱,这些环节必不可少,攀比让本就不富裕的村民在经历失去亲人的悲痛后,又徒增了一些‘心痛’。”佛岭村党支部书记程维彪说。
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的不断推进,如何改善白事攀比的现状成为佛岭村“两委”讨论的议题。村湾理事会本着“逝有所安”的原则,充分利用“村民文化礼堂”,从场地、人员、服务等三方面为村民提供“节俭办事”方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1月30日,记者走访佛岭村下屋黄家的村民文化礼堂看到,里面包含了记账处、灵堂、亲人守孝处、餐厅、厨房等场所。“主家只需要把菜买回来,桌椅板凳、餐具、车辆都由村里提供,村民轮流当志愿者做菜、服务来宾。一场白事由原来的一两万元节俭到小几千元。”下屋黄家村湾理事会理事长黄更高说。
“殡葬改革前,我们预料到了,最难的部分就是做群众工作,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准备。”佛岭村党支部书记程维彪说,移风易俗难就难在要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
“我们村湾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制定了红白喜事标准下发到村(居)参照执行,办理婚丧嫁娶宴席前要向村湾理事会提前提出申请,由村湾理事会按照标准统一操办,白事宴请控制标准,一桌一般不超过300元。”佛岭坑村湾理事会会长廖明刚说,为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民心,村湾通过发放宣传画、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据悉,该村成立了4个村湾理事会,推进红白事简办。该怎么办,党员群众聚在一起商量着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近年来,铜钟乡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并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开展教育引导。同时,铜钟乡以共同缔造的理念,通过湾子夜话,利用村民座谈会、悬挂条幅、大喇叭广播、发倡议书等方式,宣传政策法规,推广好经验,树立好典型,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殡葬改革行动中来。
如今的铜钟乡,风气更加清明,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民风、村风得以大大改善,“厚养礼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在当地落地生根。
一审:王辰琛
二审:陈玲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