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小满吃“苦” 胜似进补

云上咸宁报道(崇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源 通讯员 黄爽爽 侯泽勇)5月20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在崇阳县,小满节气民间有吃苦菜的习俗,人们推崇“吃苦”来降火气,相信苦尽甘来,就像小满是丰收的前奏一样,今日吃进的苦,来日必报之以甜。

小满之时,各地天气由暖变热,降水增多。小满节气的时候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说在小满节气的时候,苦菜这种野菜就要开始变得枝繁叶茂起来了,这个时候正是吃苦菜的最佳时节。

为了尝到这味山野珍馐,村民们在笼罩着薄雾的清晨,早早就出发了。拨开其他杂草,揪住苦菜的叶子,轻轻摘取,一株翠绿的苦菜就扔进了篮子里,只需要十几分钟,篮子里就装得满满当当。

崇阳市民柳富杰说:“北方苦菜属于菊科,它是开黄花的。我们这边的苦菜,别名叫败酱草,是开白花的,这就是两种苦菜的区别,但是味道都是一样的。”

苦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又以具有还原性的单糖为主,因而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营养价值较高。可食部分中所含的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有17种,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而且人类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的含量都很高。这些营养元素从膳食中摄取要比通过药物补充更容易、更健康、更实惠。因此,苦菜是首选绿色野生蔬菜之一。

崇阳一直流传着小满吃苦菜的习俗,由于小满节气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很多家庭口粮不够,然而山上的苦菜正是长势喜人的时候,所以大家都挖来充饥。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认识到苦菜营养价值高,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吃苦菜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到了小满节气人们就摘苦菜来吃。

在崇阳每家每户的炒锅里,都有苦菜不同的吃法,而最经典的,就是苦菜汤。滚烫的汁水,一口下去,除热解乏。苦菜摘好后清洗干净,用热水焯过以后,去掉泥土味和部分苦味,捞出过凉,挤干水分,留下备用。

烧一锅开水,加入肉末煮沸,将烧开的汤汁浇到之前切好的苦菜碎中,搅拌均匀后再滴入几滴香油,美味即成。

中医认为吃苦菜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入夏的高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一杯苦菜清茶,轻抚琴弦,感受茶与音乐的和谐共鸣,也让初夏显得不那么燥热。

“现在做的是苦菜包子,用苦菜调馅做的,因为现在天气热了,苦菜吃起来特别的爽口,不油腻,适合这个季节。”崇阳市民柳富杰介绍说。

苦菜包子少不了馅,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沫,是苦菜包子馅料的绝配,既有绵长的荤食香味,也有吸油脂的素菜,荤素搭配,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在主妇们巧手翻飞下,一个个皮薄馅足的苦菜包子渐渐成型。小火慢蒸能最快激发出食材的鲜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除了苦菜汤、苦菜茶、苦菜包子,大家还将苦菜与饭同煮,包饺子、凉拌,还有苦菜扣肉和苦菜粥,苦菜虽苦,却也是生活至味。

“在这个小满时节,我们有这个传统,吃苦菜虽然有点苦,但是就像过日子一样,苦尽甘来,越吃越甜。”崇阳市民余一郎说道。

风儿吹,苦菜长,一桌注满乡情亲情的乡村野菜宴,既是山珍里的开胃佳肴,也是降火清肠的食材。

一审:余惠

二审:杨文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