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程思甜)近日,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南山下热闹非凡,隐水桥项目开工仪式在此启动,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之情。
听民声,共谋急盼事
“我们家门口就是隐水洞、龙隐山景区,旅游人气很旺,如果进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就好了,让我们能端起产业碗,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在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开展入户走访察民情时,经营土菜馆的老板李幼青说道。
盼产业发展。产业是在入户走访中村民提出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内容。隐水村受限于地形地势,规模化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较为困难,要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必须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坚定不移地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盼游客进村。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拓展,隐水村的区域优势益发凸显,走进隐水村,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目之所及皆为美景;特色农庄、乡间民宿,休闲农旅串点成线。在“我心中的隐水”座谈会上,隐水村的乡贤能人和村干部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隐水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禀赋,吸引游客进村,打造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盼共同富裕。在一次次的屋场连心会上,村民们踊跃发言、积极献策,提议在南山下搭建一座桥梁连接隐水洞景区,进一步优化游览路线,重塑旅游格局,以旅游产业带动就业,依托两大景区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民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推动力。
聚合力,共建连心桥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隐水村将百姓最强烈的呼声、最迫切的愿望和最现实的需要作为第一要事来抓,运用共同缔造方法,共商共建架起景村连心桥。
凝聚多方合力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帮扶下,县交通运输局立足职能、精心规划,隐水洞景区和周边村民积极配合、主动担当,隐水桥顺利开工,各项建设按预期规划积极推进。
因地制宜绘方案。在全面收集百姓的意见建议后,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实地勘察、业务骨干现场指导,综合专家意见、群众需求、地方实际等,绘制了连心桥图纸,拟定了建设方案,先后专题研究5次确定方案,在满足通行需求的同时兼顾观赏性,最大限度发挥隐水桥的功能。
投工投劳共缔造。隐水桥全长24米,宽10米,由专业施工团队承担桥梁建设工作,其他村民也自愿投工开展建设,大家纷纷表示,“自己的桥自己也要参与建设,自己的活自己也要跟着一起干。桥建好了,游客进村了,我们还要把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布置美观,把我们村子建设为景区。”
惠民生,共享好生活
隐水桥的建设实现了隐水村民几十年来的愿望,进一步改善了村居环境、带动了产业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产业更兴旺。隐水桥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通过隐水桥连接景村,打通发展堵点、难点,培育多业态农旅项目,为带动农民增收、满足消费升级打开新空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景村更美好。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运用“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以“农旅融合、旅游名村”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乡山漫游精品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用建设景区的标准建设隐水,用经营景区的理念经营隐水,用服务游客的方式服务村民,用创造企业收入的视角创造集体经济,让隐水实现“景美、村靓、人和”。
生活更幸福。在“景村融合”的理念下,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在隐水村的村容村貌、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补齐旅游发展短板,为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隐水桥的开工,不仅是隐水村景村建设的精彩起笔,也吹响了隐水村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的集结号。接下来,隐水村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建设荆楚旅游名村、宜居宜游和美乡村赓续奋斗。
一审:刘雕
二审:杨文
终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