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山青水绿绘蓝图

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成)孟冬时节,漫步富水湖畔,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沿岸草木葱茏,水清岸绿引来水鸟蹁跹,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

近年来,通山县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手抓,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坚守生态环境红线,通山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绿水“生金”

走进富水库区湿地公园,处处绿意盎然,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有效完善生态湿地功能,湿地公园成为各地游客休闲游览的打卡地。

位于慈口乡山口村的富水湖渔趣乐园,每年夏天都会吸引游客前来戏水。渔趣乐园以按照“保护为主、生态开发、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坚持整体布局,聚力打造集渔文化展示、渔业观光、渔业休闲、渔业科普等新型山水游乐、体验项目于一体。

青山“淌银”

水环境好了,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条件。通山县将富水库区406座沿湖孤岛和2730多个湖汊绿化,鼓励支持1793家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旅项目,新建水果基地15万亩,带动库区3200多家农户增收;新发展楠竹基地4.5万亩,油茶2.8万亩,建成“一村一品”生态产业村73个,让当地农民从绿色发展中受益。

“现在富水湖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很多游客来这里游玩,我在村里开了农家乐,每年能挣不少钱。”村民徐大叔发出由衷的感慨。

乡村“聚宝”

大畈镇隐水村位于富水之滨,当地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交通区域优势,聚焦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培育农旅融合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态势喜人。

走进隐水村,漫步在新铺的柏油路上,平整干净的通村公路串联起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农家墙壁上,一幅幅描绘美丽乡村的彩绘给村子涂上了一层美妆,外地游客摩肩接踵,一个个农家乐小院生意火爆,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让村民们收到了沉甸甸的实惠。

青山多妩媚,碧水向东流

今年,通山县以“流域治理促进年”为契机,加快推进了富水湖、梅田河、厦铺河生态修复、南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泉下地下水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对富水库区沿湖两岸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开发,带来的变化之显著也是前所未有。

环境改善非一日之功,“绿色画卷”也非一日绘成。通山县压紧压实乡镇部门监管责任,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思想观念之变、体制机制之变、产业经济之变,绿色已成为通山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与此同时,随着绿色环保“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的不断推进,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成了新风尚。

现在,绿染山川满目翠、水清天蓝万物新成了通山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一幅“生态和美、宜居宜游”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通山大地徐徐展开。

一审:余惠

二审:刘思祺

终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