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贤波 通讯员 张威 徐虹)通山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依托城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小区党支部阵地、超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城区打造36个“红色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纳凉休息地,形成一张遍布大街小巷的“便民服务网”。
8月15日早上9点,在万成时代广场中百仓储外卖取货点,外卖小哥宋晓东顾不上休息,连续跑了13单。空闲之余,就在取货点旁的“红色驿站”倒杯水喝,休息一会。
外卖小哥 宋晓东:没事时候进来吹下空调,喝下冷水,感觉到累了就休息一下,太好了!
临近中午,天气异常炎热。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朱斌与他的同事完成了街道清扫、垃圾清运等相关工作。他们来到工作区域内的“红色驿站”,大家拿瓶冰水,吹着空调,边喝边聊天,舒缓下工作的疲劳。
环卫工人 朱斌:我们环卫工人累的时候,气温高的时候到这里来休息一下,空调也是开起来,也有常温水、冰水,相当不错的,感谢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关爱。
幸福生活,需要大家共同缔造。“红色驿站”的打造,得到社区、小区、银行、超市、书店、商家等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除了设置休息区域,无偿提供饮用品、冰箱、空调等。
通山绿福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早权:他们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所以说我们送一瓶水给他们,在这么酷暑、炎热的夏天,给他们一点支持。
一个“红色驿站”,就是一个党建“微阵地”。通山县在“红色驿站”创建过程中,建立“3+N”服务清单,所有的“红色驿站”在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纳凉等基础服务上,还提供WiFi、卫生间、便民医药箱、报刊阅读、食物加热、免费寄存、信息咨询等多元化服务事项,为户外工作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阅读休闲的服务港湾。
此外,一方面通过整合志愿者资源,成立红色驿站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进站、法律进站、代办事务进站等志愿服务,把“红色驿站”打造成传递党的声音的“前哨站”、联络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小窗口”;另一方面依托红色驿站,强化外卖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积极吸纳各类人员和资源,引导他们参与基层治理,让红色驿站成为社区治理的集聚之地,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贡献“新”力量。
下一步,通山县将围绕站点应用、服务提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红色驿站”建设,利用好快递、外卖行业优势,探索开展“黄蓝骑士先锋行动”,采取“接单+派单”的方式,让新就业群体在“走街串巷”中融入社区服务工作,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