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赤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康)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赤壁市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在陆水河渔政码头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将一袋袋鱼苗倒入河中,一尾尾鱼苗在清澈的河水里摇头摆尾,欢快的游向深处。增殖放流是采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等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计投入资金13万元,放流花鲢、白鲢、草鱼等鱼苗150万尾,用于促进陆水河渔业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编辑 杨紫妮)
云上咸宁报道(赤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康)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赤壁市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在陆水河渔政码头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将一袋袋鱼苗倒入河中,一尾尾鱼苗在清澈的河水里摇头摆尾,欢快的游向深处。增殖放流是采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等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计投入资金13万元,放流花鲢、白鲢、草鱼等鱼苗150万尾,用于促进陆水河渔业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编辑 杨紫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