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赤壁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蓉 昌文 通讯员 余琎)3月2日,赤壁市公交集团来到余家桥乡余家桥村,优化公交通村线路,驻村第一书记廖时学兴奋的声调拔高几度,“这下,周边的劳动力就好请了。”
“余家桥村有一条好路,不然也解决不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各种问题。”廖时学说的好路,是余家桥乡的“四好农村路”。
通过五年的努力,今年2月,余家桥乡被命名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这五年中,余家桥乡统筹各类资金8000多万元,对全乡15条乡道和村道共计69公里进行升级改造,5.5米宽沥青道路占比达94%,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路通车通”“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大幅提升了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成效是显著的,产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余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李龙林说,余家桥乡连接其他乡镇的道路穿余家桥村而过,该路建成“四好农村路”后不仅便利了群众出行,还大大激活了该村资源,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紧挨道路的中药材基地,首批种植的中药材玄参已从黄土地生出绿芽。一条好路,促成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顺利引进企业发展了共750亩的中药材、油茶、枇杷三个种植基地,建成粮油加工厂和年出栏1万头的养猪场。
产业多栖发展起来后,大量用工的需求也来了。“像中药材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今年栽种药材时就用了100多名工人,还有后期的管护,光靠本村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廖时学说,因为道路符合公交安全通行要求,赤壁市公交集团已确定公交在余家桥村延伸线路,这将极大的方便企业招用周边村以及沿途乡镇的劳动力,同时实现农民、集体双增收。
路修好后,也推动了当地农产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
何鸿林是余家桥村村民,他在余家桥乡创办了含农业机械、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和粮油公司,农机可通过“四好农村路”直达田间,从种收、晾晒、储存以及加工,全部可实现机械化,帮助村民走实节粮减损每一步。
新建的余家桥农村客运物流综合服务中心,还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融合农村客运、物流、电商资源,构建城乡物流高效便捷的流通通道,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编辑:王辰琛
二审:李明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