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全媒体记者 邹辉 见习记者 汪姣)近年来,崇阳县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联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全县义务教育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在2月7日省教育厅召开的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崇阳县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单位就教联体建设工作作交流发言。
鹿门校区是一所农村学校,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崭新的教学楼、塑胶操场给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每个班都安装有班班通和空调,音乐室、美术室、形体室等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增长知识,更懂得做人的道理。篮球、足球锻炼了体魄,更让我们学会了分享。我最爱的是阅览室,让我可以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县第二实验小学鹿门校区学生程修平开心地说道。
学校提出了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发展为主基调、教育环境为主契机的发展要求,通过利用传帮带、师徒结对、听评课等活动,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一点也不落。一个星期一节的劳动实践课,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劳动,受益良多,学校旁一排排的蔬菜大棚就是他们的“责任田”“开心地”。几个班的老师们还会约在一起,给生日相近的小朋友过“集体生日”,温馨的祝福和快乐的游戏让学生们和老师的心更近了。
“我亲眼见证了这个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越来越美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由原来的40多个孩子变成了现在1000多个孩子的大家庭,这也说明了家长对学校的肯定和认可。”县第二实验小学鹿门校区312班班主任舒格兰说。
近年来,崇阳县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形成教联体建设“三联三统三促”格局。通过“以城带乡”联、“以强带弱”联、“线上课堂”联,全县共建成3个初中教联体、12个乡镇教联体和1个线上教联体,以强校为主校,带动薄弱学校恢复生机活力,最大限度将学生吸附在当地。以“联校网教”为抓手,帮助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实行教联体发展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实施、运行统一机制,促进优质教育品牌、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管理机制的输出与共享,补齐薄弱学校发展短板,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0年以来,崇阳县投入资金5000万元,推动了40余所乡村和城郊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吸引在城区就读的学生回到户籍所在地学校读书。推进教联体建设,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减轻了群众负担,赢得了群众赞誉,为乡村振兴汇聚了人气、注入了活力。
(编辑 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