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湖北新物种+1又+1

2月14日新华社消息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

在鄂西十堰市竹溪县和神农架林区

发现了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

巴山黄耆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就在不久前

同样是武汉植物园

在国际植物学期刊发表了

全球新物种——

湖北西南山区发现的武陵腹水草

图为豆科植物新物种巴山黄耆的果。甘启良 摄

01巴山黄耆  豆科植物新物种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保育中心的科研人员和合作者共同发表了这种被命名为巴山黄耆的豆科植物新物种。

研究团队通过可靠的形态比较,最终确认巴山黄耆为豆科黄耆属伞序组新种。

据悉,巴山黄耆广泛分布于海拔600米至2160米的潮湿林缘、路边、沟边,树林下亦可见到,个体数量庞大,当地农户用来做家畜饲料。

研究人员表示,巴山黄耆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黄耆属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对黄耆属的系统分类、进化以及开发利用都有积极意义。

02武陵腹水草  近40年首现的新物种

月初,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在国际植物学期刊中发表新物种——武陵腹水草。

该物种在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被发现,是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腹水草属植物,也是中国大陆近40年来发现并发表的该属植物的唯一新种。

该新种的发现,体现了鄂西武陵山区生境的多样化及极高物种多样性,同时对研究东亚腹水草属的物种形成与演化及生物地理学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西南山区发现全球新物种武陵腹水草。

腹水草属

为车前科婆婆纳族多年生草本植物

约20种,我国原记录分布有13种

且大多数为我国特有种

该属植物为重要的药用资源

全株可入药具有抗氧化、

抗菌消炎、防癌

特别在治疗血吸虫

引起的腹水病方面效果尤佳

同时本属植物

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资源

可作为林下地被或花坛景观栽培

来源 :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  刘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