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打出“组合拳” 助企纾困谋发展

疫情当下,赤壁高新区统筹安排、精准施策,与企业一道打出“组合拳”,全力服务保障企业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复工复产。

位于赤壁市的湖北博伦医药集团生产车间,工人们戴着口罩紧张忙碌着,配液、分装、拧盖、装盒……企业订单已经排到明年2、3月份。为加快生产,目前企业实行24小时两班倒。

湖北博伦医药集团总经理 廖文博:“现在就是大量缺货,缺货1000多万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人的问题,每天大概有六七条生产线,一旦没人的话生产线就开不起来。”

湖北博伦医药集团去年落户赤壁,主要生产医疗产品、日用品、消毒用品等。了解到企业目前的困难后,赤壁高新区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上门,并为企业支了招。

咸宁赤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黄河:“安排我们的干部到企业去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和当前的困难问题,我们积极地对接人力资源部门,从企业的岗位需求、技能需求、知识层次需求,从这些方面入手,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招工,解决他们的用工难。”

在赤壁高新区等部门协调下,企业很快和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对接,按照每小时20元左右的薪酬,紧急招聘20多个临时工来应对急剧增加的订单。今年22岁的张瑞敏,寒假回到赤壁,趁着假期出来打短工。

寒假工 张瑞敏:“学校放假比较早,听说这里在招工,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干,就过来体验一下社会实践,有一定的收入,还蛮好的这里。”

受大环境影响,企业生产所需的灌装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货源紧缺。企业派出专员前往广东、上海等发货地协调。除了企业积极自救外,当地还给予信贷、税费等“硬核”支持。

咸宁赤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黄河:“在税收、信贷等方面,运用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

眼下,企业销售额已过亿,超出预期的40%,对未来,他们信心满满。

湖北博伦医药集团总经理 廖文博:“两年之内,年销售额要达到五个亿左右。”

目前,赤壁市高新区推进“拿地即开工”改革,开展水电报装零收费改革,全面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等。纵深推进“遍访企业解难题”活动,截止目前,已协调解决173家企业招工难、融资贵、汽价高、产品销售等方面问题。同时,为规上企业留抵退税1.78亿元。

咸宁赤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黄河:“进一步助企纾困,帮助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做实各项举措,加快新时代赤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江云(记者 阴志维 章珩 赤壁台 徐勇 昌文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