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肖岭乡:代表化身“店小二” 千亩良田稻花香

初秋时节,走进崇阳县肖岭乡霞星村连片的水稻田中,秧苗整齐的排列,满眼绿意盎然,微风吹过,绿油油的稻苗,荡起一片片稻浪,预示着丰收的好年景。作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霞星村党支部书记的吴大兵与来自通城的种粮大户平凡走在绿浪翻滚的稻田中,盘算着今年种下的稻米如何卖个好价钱。

平凡这几年一直在崇阳、通城等地从事农业规模化种植,2018年,在肖岭乡党委政府的邀请下,平凡来到霞星村考察土壤地势,吴大兵得知有客商来到村里发展农业产业,心情别提有多激动。“霞星村是崇阳有名的大粮仓,具有种植优质稻米的巨大潜力,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让吴大兵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好机会,更是村里农业产业转型的良机。

从优质稻项目引入到土地流转,再到日常维护,吴大兵发挥人大代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发动村里的人大代表化身“店小二”,为农业产业项目在霞星村落地发展提供大力支持。乡人大代表来义桥在平日经常走村串户,向村民们征询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优质稻米项目引入后,来义桥身上又多了一份新职责,“我作为人大代表,有着广泛联系村民群众的天然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也应该发挥人大力量。”

采访中,来义桥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件事,“当时优质稻成熟收割的时候有村民拿镰刀来偷割,我发现后立刻制止,有的村民还埋怨我胳膊肘往外拐”。来义桥说,“乡人大代表,是人大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要发挥好代表的宣传引导作用。在一件件小事中,培育引导村民提升思想观念、社会认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

在基层人大代表和村里的共同支持下,平凡的优质稻种植从最初的50亩到如今的400余亩,得益于村里千亩高标准农田整改项目的实施,连片的稻田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引自台山水库的水为全村5000亩稻田的丰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保障。

据优质稻种植户平凡介绍,自己种植的水稻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种植,产出的稻米口感更好,价格也比普通稻米高。让霞星村产出的优质稻卖得出、卖得好,成为种植户和村里共同的心愿。往年水稻收获的时候,吴大兵都会联系在武汉、广州做酒店生意的客户来采购村里的优质稻,村民们也能获得每亩400元的流转费。“发扬‘店小二’精神,让客商心里有底,让百姓腰包更鼓。”谈到下步的工作打算,吴大兵信心满满。

如今,肖岭乡人大在全乡建立了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基层人大代表,要植根乡村,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让农业产业更强、农村环境更美、农民群众更富,充分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肖岭乡人大主席邓海华说。

来源:云上崇阳(全媒体记者:田明)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