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朴实浓厚的中秋味道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留别廉守》苏轼(宋)。中秋前后,77岁高龄的家族手艺第三代传人阮荣枇师傅正在制作着平凡却历史悠久的民间糕点——大畈麻饼。因制作材料中会加入本地的糖桂花和茶油,又称为桂花茶油饼。

一枚裹着简朴油纸的麻饼承载着老老少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氤氲着延绵百年的醇厚记忆,沉淀着在外游子对故乡浓浓的依恋。

和面:面粉和油按一定比例混合,且用茶油调和制作才最地道,也是面皮“酥”的要诀。

做馅: “三分皮 七分馅”,每种馅料都要经过精挑细选,去劣选优。本地产的桂花 芝麻 陈皮 金钱橘 冰糖粒等10余种食材混合,好的馅儿甜而不腻 软绵爽口。

成形:把面剂子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包入馅丸子,放到环形模具里拍打,一套动作透着“巧”劲,巧用力 下拍准 速度快,通过拍打 皮馅层次分明,饼胎厚度一致 外形正圆。

着麻:把饼胎放入铺满生芝麻的竹筛,轻轻摇动 翻面 这个时候力道是关键,用力过猛 饼胎变形 就会前功尽弃,等到饼胎两面都沾满粒粒饱满的芝麻后,就静待烤制了。

烘烤:阮师傅仍保留着传统的土灶烘烤工艺,这个盖子像倒扣的大铁锅,有利于热量在锅内不断循环。用山茶油涂抹锅底,铺上饼子,上火用提前烤热的铁盖焖烤,下火用柴火慢热。这道程序对火候和时间的精准把握有着极高的要求,很是考验师傅手艺,也是检验芝麻饼制作水平是否合格的关键一步。

刚烤熟的芝麻饼是最美味的,香气诱人 掰开一块入口 皮酥心软丝丝甜意 沁入心扉 回味悠长。

一枚简单的月饼 似乎品出了人生,只有继承优良传统 遵循纪律规矩 把握节奏分寸 经历淬炼考验,才能成就这口“嚼月”般的“酥与饴”。

芝麻饼用传统的油纸包裹,整齐地摆上商超货架,前来挑选的人们络绎不绝。

如今 从“天价月饼”,到回归品味本土传统食品,一盒月饼的包装 用料和价格之变,人们对月饼的选择之变,折射出中央八项规定给社会风气带来的悄然转变。

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一家人团聚自家小院,和家人一起剥石榴、尝麻饼、赏明月,听听父母的叮嘱、唠叨,比起吃“满汉全席”、送“天价”月饼,这样才是最好的相聚和团圆。

来源:云上通山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