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全媒体记者 唐成 徐涵 徐剑 李震宇 通讯员 阮鸿基)8月23日,记者来到通山县大畈镇和平村农家人种养合作社,酷热的阳光下,一台台自动旋转喷灌机正在作业,密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果树上,映衬得农作物更加生机勃勃。
“天气太热了又没有下雨,园子干涸得厉害,树叶都蔫了。”合作社负责人阮绪彬介绍,早在20天前就在进行自主抗旱,但由于天气越来越炎热,园里的果树干旱得十分厉害,部分果树叶片变得焦黄,部分果子呈现出干枯的黄色,靠人工地面灌溉根本不能满足果园的用水量。
思前想后,阮绪彬出资购买了自动旋转灌溉机、水管、水泵等工具,从富水湖接了一根900米长的管子,和工人们一起劳作,终于把机器设备安装接通。
大畈镇和平村农家人种养合作社 阮绪彬:我们灌溉的设备总共管道各方面总共投资了8万多。晚上6点多就开始灌溉,灌溉到凌晨3点钟左右,每一次都是8个小时左右。喷头是4个,有一个是移动型的,有些位置不到位的就推过去补充下水分。
阮绪彬表示,合作社共有种植面积90余亩,果园里以橘子、橙子、柚子、猕猴桃、枇杷为主。今年的天气,果子的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自动化灌溉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面积大、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地面灌溉相比可省工90%以上,能昼夜自动喷灌,工作效率很高,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变。
据了解,大畈镇全镇共有果树种植面积2.7万亩,其中主要包含枇杷、柑橘、桃子、葡萄、猕猴桃等。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各村都结合实际,开展抗旱保果。每天早晚,在2.7万亩的果树林,都能看见果民们忙碌抽水抗旱的身影,他们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抗旱自救,力争把干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