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当前 崇阳这个村一片青绿......

云上咸宁报道崇阳融媒体中心记者 佘帅兵 陈超 通讯员 熊燎原)8月24日上午,崇阳县天城镇史家渡村稻虾混养基地负责人方精益看见从泵站奔涌而出的汨汩清水通过沟渠流向稻虾基地,400多亩稻虾基地灌溉用水有保障了,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记者行走在天城镇史家渡村看到,稻虾混养基地里,满满当当的水面连接稻田与虾塘,稻谷孕穗,虾肥水美;湘莲荷塘,荷叶婷婷、莲果饱满,到处一片青绿。

入伏以来,崇阳县持续晴热高温无雨,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在全县普遍干旱农作物喊“渴”的严峻形势下,史家渡村的稻虾混养基地和稻田为何能不受影响正常灌溉呢?

村支部书记方召民一语道破“天机”,“我们村有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紧邻隽水河,取水方便,保证了全村农田有水灌溉。”

方精益是地地道道的史家渡村村民,2019年开始流转土地建起了稻虾混养基地,并逐年扩大面积,今年已达到400余亩。

刚出现干旱时,方精益忧心忡忡,因为基地一旦缺水,稻谷抽不出穗,虾塘虾苗会死,损失不可估量。正当他心急如焚时,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来到了基地,立即组织紧急抢修方家泵站,从隽水河提水专供基地,确保400多亩稻虾灌溉用水,解决了方精益基地缺水的燃眉之急。

“这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务实的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及时疏通渠道,维修泵站,特别是紧急维修方家泵站,抽水专供我们基地,保证了灌溉用水,基地旱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看着丰收在望的稻虾基地,方精益脸上露出了开心地笑容。

在史家渡村二组,村民陈正军家种植的3亩多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得益于杨家泵站正常运行提水,才保证了一二三组农田的灌溉用水。

陈正军向记者说起了一件令他非常感动的事:刚出现旱情时,村支部书记方召民、副书记陈文华、天城卫生院驻村第一书记叶建伟3人和请来的维修师傅,连夜抢修杨家泵站。天气热蚊子也多,他们下河清理吸头处的杂草,打黄油、换管子、扛器材、拧螺杆,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从晚上7点多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抢修好杨家泵站,让稻田终于“喝”上了及时水。

在史家渡村八组,村民陈清光正在用水管对接稻田中的简易灌溉水井,插上电源后,他扬起水管,井水哗哗地流入了稻田中。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在田间钻挖水井,就近取水灌溉,不仅用水有保障,我们也方便省心。”

眼下,水稻正处于孕穗的关键期,也是水肥管理的重要时期。天城镇史家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打响抗旱主动仗,科学精准调度水源,积极出实招、献“凉”策,确保农田灌溉、农业生产有保障。

据统计,全村共投入抗旱专用资金5万余元,维修更换2座泵站,扩建维修11口简易灌溉水井,改造沟渠水槽1000多米,满足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抗旱保秋收夯实了基础。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