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来拍” 成交额达330万 6项科研成果落地咸宁

5月21日上午,咸宁市举行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鄂来拍”湖北省重点科技成果拍卖交易会。来自武汉、咸宁两地的高校院所带着技术成果入场,现场竞价激烈。

“20万,40万,80万,成交!”正在竞拍的是由武汉理工大学带来的科研成果“一种高硬度透明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起拍价是20万,经过6轮激烈竞价,这项专利最终以80万成交,落地咸宁转化。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海征说:“我的意向希望是50万就很满意了,结果非常惊喜。把我们这个实验室的配方变成了钱,我们回去之后还是要把钱用到这个团队上,然后产生颠覆性产品,为我们这个玻璃行业做贡献。”

拍卖会现场,令人意外的是,竞价方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在拍卖时直接一口价喊到顶,成为今天本场的标王。“这一款微晶玻璃是当前全球玻璃行业最先进的发展方向,公司的发展战略准备从下半年到明年,重点要在微晶玻璃这个行业作出一些产品研发,本次武汉理工带来了微晶玻璃的专利,与我们企业的发展契合度很高,所以我们是志在必得。”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秀珍介绍。

另外,来自湖北香城智能机电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的优质科技成果现场竞拍成功,高效节能汽车刹车自动调整臂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一种园林园艺喷药装置、基于wifi模块的快速联网方法等6项科技成果通过本次拍卖顺利牵手市场,6项科技成果成交金额总计330万元。

“这些产品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并且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可以开发成一系列的产品。”点评嘉宾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石端伟表示,如果这些产品落户到咸宁,落户到科技走廊里,今后对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敲响2022年“鄂来拍”湖北省重点科技成果拍卖会市州拍卖会的第一槌,将加速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走”上拍卖台,实现科研成果价值最大化。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阴志维 咸宁台 钟鹏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