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这份安全大礼包,愿你成长路上平平安安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自1996年起,国家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儿童是家庭的未来,

也是国家的希望。

安全无小事,

生活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从儿童到每一位家长,

都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时刻保持危险警惕,

如此才能尽量避免伤害与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月28日(下周一),

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

我们一起学习这些安全常识!

交通安全篇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过马路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马路。

●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图片来源:@湖北消防

消防安全篇


●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家长不在家时,不准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学生、家长要相互学习、交流,加强对防火的认识,明确防火的责任和失火应承担的后果。

图片来源:@湖北消防

用电常识篇

●认识了解电源开关,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不用湿手触摸电器。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图片来源:@湖北消防

游泳安全篇

●不许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图片来源:@湖北消防

地震逃生篇

据统计,地震是造成我国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

地震就像打雷、闪电、刮风、下雨一样,是我们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地震本身并不伤人,伤人的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比如建筑物倒塌、火灾、海啸等。

地震来了应该如何躲避?同学们可以记住七字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

伏地,也就是要迅速蹲下,尽量蜷缩身体,降低重心。

遮挡,用书包、坐垫等物品保护头部颈部,闭上眼,以防伤害。

手抓牢就是就近抓住比较坚固的物体,防止身体因地震晃动大幅度位移而受伤。

地震突发性强,发生地震时要保持镇静,果断行动。

疏散一定要听从老师指挥,按照学校的应急疏散预案进行,切不可慌乱,造成拥挤或踩踏。注意不要随意返回危险建筑物内,以防余震发生伤人。

平时建议同学们熟悉和了解身边的应急避险场所,认识标识,以便地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险场所避险和寻求帮助。

小小的隐患不容忽视,

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知识受益终生!

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常提醒、温习哦。

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长大!

综合自湖北消防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