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看着栅栏里抢食的鸡群,贫困户周忠民喜不自禁。
去年年底,周忠民依靠良好的信用,向银行申请贷款5万元,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用于饲养肉鸡。如今,年底将出栏2万羽,纯收入近8万元,摘掉贫困帽子指日可待。
信用能换钱,帮助像周忠民一样的贫困户解决融资难,这得益于崇阳创新探索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打造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实施“对象甄别、信用评级和产品创新”三大工程。
精准甄别金融扶贫的对象。在崇阳金融服务网中开辟“金融精准扶贫”等栏目,对全县1.92万户贫困户信用信息进行特殊识别标记,结合信用评价结果,通过47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逐户排查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贫困原因、致富能力、产业意向等情况,实现一户一档,覆盖每个贫困户,方便金融机构对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和上门服务。
为解决金融扶贫准入问题,崇阳推行精确要素评级。县人行与武汉楚玖科技公司合作,将贫困户的评分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重点围绕诚信度、家庭劳力、偿还能力、产业项目等要素进行评级,建立区别于一般农户的贫困户评级标准和评定方法。
与此同时,全县出台“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针对贫困户脱贫的不同方式制定了5个金融扶贫信贷新产品,包括“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信贷扶持+专业合作社”、“信贷扶持+异地搬迁”等。贷款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或扶贫工作站进行办理,简化线下贷款申报流程。
目前,崇阳为3302户产业扶贫对象完成授信2700户,授信额度3100万元,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帮扶关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户,发放小额贷款1435万元。(汪佳、徐永)
来源:崇阳政府网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