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一开年,崇阳为何拿出“拼命三郎”的干劲?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袁圆 沈瀑浪 通讯员 饶青才 汪佳)40亿、50亿、56亿、110亿……3月2日蛰前夕,记者走进崇阳县城北的华美达酒店金色大厅,被不时爆发出的会心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深深感染,涵盖装备制造、大健康、城市更新,9个总投资额267.42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成功签约,让人们在这个春天对江南天府的未来充满想象和期待。

告别笑声和掌声,六公里之外的城南崇阳经济开发区,记者感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种奋进力量,不大的园区内,或热火朝天、或紧张忙碌、或机器轰鸣、或叮叮当当……处处响动着笃定前行的“最强音”。

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最能说明问题:

一季度集中开工2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2.3亿元;

一季度三次集中签约,25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达348.32亿元,同比增长482.5%;

前两个月预计新增“四上”企业38,超过2021年全年35家总数;

新增市场主体6421家,同比增长1217%

……

一连串闪亮的数据,正是崇阳新的一年争先进位、争先恐后的真实写照。

思想破冰 引领发展突围

为何要拼?

从客观现状看,在咸宁全市的发展格局中,相比于北边的咸安嘉鱼赤壁,崇阳块头并不大;相较于两旁的通山通城,崇阳的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成为咸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正视差距,乘势而上才能跑出发展“加速度”。

2月8日上午,崇阳县委三级干部会议暨全县经济、党务工作会召开,崇阳县委书记郑俊华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坚决摒弃“小进即满”的思想观念。

2月10日,在该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他再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拼搏劲头。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2022年,围绕“建成支点,打造样板”战略目标和“一二三五”发展布局,崇阳提出大力实施县域经济提标、项目建设提速、产业发展提质、乡村振兴提效、基层党建提能“五个年”行动,确保县域发展奋力跃上新台阶。

精准破题 释放发展动能

怎么去拼?

发展不充分,是崇阳最大的实际。在新一轮城市实力比拼中,项目多少、质量高低正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对于崇阳来说,能否谋划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就是能否争先进位的关键。

围绕卫材纺织、绿色高新钒、光电照明等新型产业,崇阳大力投入工业企业技改奖励资金,鼓励、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做大做强,让老树发新芽

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通过持续加大技改投入,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畅销海内外目前,公司生产订单已排到了五月,今年计划完成产值15.6亿元。

芜菁科技通过新建废催化剂综合利用生产线两条,目前第一条已经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处理废催化剂20000吨,年可生产钒铁合金2000吨,钒电池2000吨,将成为湖北省第一家钒产品从基础原料到生产成品全部自主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

同时,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崇阳钒产业集群进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企业10家,年实现产值20亿元。医用卫材产业现有上下游企业近20家,已形成全产业链。2022年,崇阳还将对恒迪纺织等20个重点工业项目进行技改升级,加快推进稳健医疗、中健医疗生产线和康恩萃药业二期工程,壮大稳健公司和正大公司外贸主体。

优化存量的同时,更要寻找发展的增量

围绕新型材料、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通过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班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措施,撬动更多的资源向我而来

通过招大引强,成功引进广东中山市光电照明会长单位企业,建设盛开光电产业众创城,预计可以带动引进100-150家灯饰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劳务建筑企业约200家,打造华中地区光电照明产业集散地。

通过引优培育,建设金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打造高标准套种瓜果蔬菜基地、华中地区最大中药育苗基地、水产基地、千亩蔬菜基地、茶叶基地等五大产业板块,使之成为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样板。

2022年一季度崇阳县举办集中签约活动三次,签约项目共25个,合同总金额达348.32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签约项目总数增长127.3%,合同总金额增长482.5%中铁十五局集团、中广核环保产业、中健合力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盈石(崇阳)物流综合产业园、康恩萃食品和保健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的项目,将对全县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崛起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干破局 凝聚奋进力量

拿什么拼?

“拼抢实”,不去落实,就成“落失”;新春开局,不去破局,就得出局。

认识的高度,决定执行的力度。如何把宏阔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崇阳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坚持大员上阵、全员上阵,没有“一线”与“二线”之分,没有“主力”与“替补”之别,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以及其他在职县级干部分片包干、靠前指挥,当好问题的终结者,不做问题的二传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

奔跑的速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每月一签约”“季度一晒评”“半年一拉练”,在确保“稳”的基础和前提下,一切为项目让路,提供“零距离”贴身服务、“零缺陷”个性服务、“零干扰”优质服务,能快则快、大干快上、马不停蹄,人人都争当抓发展的“拼命三郎”。

为夺取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鼓励企业春节不停产,政府给每名加班员工每天补贴100元。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崇阳经济开发区共为园区18家不停产的企业员工发放加班补贴700多万元。

为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号召全体干部换上跑鞋下基层,不仅要用声音、更多靠身影”,遍访全县209家“四上”企业,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进工作,为企业解困纾难,当好“金牌店小二”,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出台《崇阳县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办法,通过优厚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外地企业到崇阳投资兴业鼓励现有企业持续在崇阳扩大投资

为增强发展后劲,全县五大项目联组每个联组每个月谋划和新增入库项目不得少于5个。推进“个转企、小进规”培育,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6421家,同比增长1217%。

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做到掷地有声、招招见效。

“崇阳综合优势突出、产业布局合理、营商环境优越、发展机遇无限,是理想投资城市之一。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与崇阳合作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签约活动上,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时晓峰的发言道出了崇阳招商引资不断档,项目签约不断链的“密码”。

努力奔跑,希望就在路上!

崇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望信心满满地说,2022年园区要做大总量,实施园区翻番工程,工业项目建成达到20个以上。

全力以赴,目标即在前方!

崇阳县委书记郑俊华在开年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毫不含糊地给出了2022年奋斗目标:全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开局,就是决战!信心,更是决心!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