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游燕 李华荣 李瑞丰)“我们育的辣椒苗,用这个地暖把温度升起来,让种子正常的发芽,里面的温度升起来之后,发芽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就能够在市场上抢一波(行情)。”2月16曰,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的辣椒基地大棚里,咸安区致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海兵轻轻掀开地膜,拿起一根细小的电热线告诉记者。
早春的田野里,空气中颇有一些寒意,而蔬菜基地的育苗大棚内却暖意融融。育苗大棚里整齐的两垄地,地上各有一个小棚,竹片支起小棚内还覆盖着一层地膜,看似不起眼的泥土里却暗藏玄机。藏在泥土中的种子不但盖了一层稻壳做的棉被,下方还铺上了“电热毛毯”,地膜上覆盖着一层细小的水珠,温暖湿润的环境让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发出嫩绿的细芽。
“里面都有测温计,当温度超过18度,我们可以开棚降温。出芽大概是20多天,育苗期35天,到50多天移栽苗,一般出2到3片芽就可以移栽了。”吴海兵说。
吴海兵告诉记者,合作社种的杨堡辣椒共有100多亩,育好苗后交给老百姓去移栽,成熟后采摘,由合作社包回收。杨堡辣椒色正、个大、皮厚,深受市场青睐。
除了辣椒,合作社还种植了大量的优质生姜。在一旁的生姜大棚内,旋耕机正忙着来回松土,棚内的土壤细软而松散。
“把改良剂和生物菌放在土壤里,以菌治菌,生物防控,然后再一次的平地、起垄,移栽生姜,到12月中旬,我们就开始收获。”吴海兵说,生姜也在温室里面育苗,把姜芽催到一公分多,最长不能超过两公分就可以移栽了。
"我们做示范创新,引进新品种,在技术方面改良,带动合作社老百姓享受当年最新的技术和当年最新的品种。”
近年来,这里种植的生姜长势喜人,小黄姜色泽鲜艳、芳香浓郁,又香又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吴海兵告诉记者,合作社生姜基地有147亩,基地生姜是有机种植,全程绿色防控,价格比其它生姜高八毛到一块钱,基地每年可以实现利润300多万,产值1000多万。在全省带动的生姜种植面积超过了8000亩。“我们是示范示范基地,主要和一些高校对接,技术非常成熟,每年的技术升级,还有品种创新,品种的改良和绿色防控,我们把技术和品种做到市场上最前沿,现在已经做到了华中这一块的生姜引领。”
今年1月,吴海兵的《姜财富进行到底》的新闻在央视《致富经》栏目播出后,订单剧增,不少人慕名而来,上门取经,还有国内投资人上门洽谈合作事宜。谈起下一步发展,吴海兵信心满满。
“今年,我们产值最少会超过5000万,我们想在近三年,打响“姜”山如此多“椒”品牌,带动更多种植大户一起发展生姜事业,增收致富,让杨堡辣椒和生姜全国闻名。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