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赤壁市泉洪岭村里一场特别的春节联谊会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邓超)1月28日下午,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是赤壁市官塘驿镇泉洪岭村村委会里却暖意融融,充满了欢声笑语,该村返乡成功人士如约而至,大家欢聚一堂,谈乡情、谈感受,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无论是官塘驿镇、还是泉洪岭村,这样的联谊会都算开了先河。市商务局副局长、驻村工作队队长黄辉斌很激动,他向大家介绍了组织联谊会的初衷:2021年6月份进驻以来,为了乡村振兴,工作队争取了一些项目和资金,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始终觉得这只是输血,作用有限,要实现乡村振兴,村里必须要能自己造血。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泉洪岭村不是靠工作队几个人,也不是靠几个村干部,真正要靠的是土生土长的村民,要靠村里的精英。希望大家支持村里的发展,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带观念,振兴产业,实现回乡人士赚钱、老百姓得实惠、村级经济壮大三个目标。

袁继军、袁云两兄弟是泉洪岭村三组村民,目前在东莞创业,建了一个电子厂,他们说,虽然父母、小孩都在东莞,但是每年还是会回家乡过年,因为感觉这里才是他们的根,希望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只要村里需要,都会尽全力支持。

八组村民周朝阳在镇里做建材生意,是建材协会的会长,他说,自己年轻时外出闯荡,真正算白手起家,奋斗二十多年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出路是由思想决定的。乡村振兴也是一样,有了好的想法,就能发展起来。他表示,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坚决支持村里产业发展,把大家都带动起来,共同致富。

泉洪岭村有种植油菜的传统,驻村工作队打算大力发展油菜产业,打造观光旅游带。

五组村民陈海兵说,要把周边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种油菜。“销路问题不用操心,交给我。”

“我准准备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搞种植基地。”三组村民易贤举说,农村人就要靠土地养活,要把土地变成黄金,村里的闲置土地既可以种油菜,也可以种蔬菜、中药材,土地适合什么就种什么。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泉洪岭村依托当地楠竹资源建起了一个拉丝厂,生产一次性筷子和香签,主要销往印度。“大家回来都为家乡谋发展,我听了特别感动,这个在我们村是做不到的,值得我们学习。”企业负责人雷总说,拉丝厂建起来以后,工作队非常支持,他们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表示一定要把竹加工做精,争取以后做竹工艺品,做高附加值。

泉洪岭村特邀湖北省中小医药企业协会出席本次活动,并为该村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出谋划策,会长张超纲,秘书长柳骏说:乡村振兴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的空心化,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务工,放眼农村,都是老人、妇女、儿童。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留得住人。当前,泉洪岭村要着力发展产业,特别是打造产业链,产业发展起来,把收入提起来,年轻人就会留在本乡本土,希望乡贤能够支持家乡发展,发展产业,造福桑梓。他们也承诺,会尽力支持村里产业发展。

现场还有很多村民纷纷发言,有的提建议、有的谈打算,共同憧憬泉洪岭村的美好未来。

泉洪岭村村支书赵亮告诉记者,他已经建了微信群,把在场的人都拉了进去,大家热情高涨,为了家乡的发展,都愿意出一份力,下一步将由村里牵头,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加快泉洪岭村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