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特约记者 徐程程 通讯员 陈婕)现在智能手机运用广泛,受众面也逐渐向低年龄层分布,不少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都轻车熟路,但,未成年人面对外界信息难以分辨真伪,容易被骗。1月21日,家住咸安的祝女士带着自己11岁的孩子小微来到咸安公安分局浮山派出所报案。
图片来源网络
当天下午4时许,完成了当天寒假作业的小微熟练的拿起妈妈的手机登上QQ与同学聊着天。没过一会儿,一个陌生QQ号主动添加了小微。在小微的询问下,对方告诉小微目前有一个抽奖活动,机会领取一个188元的红包。
出于好奇,小微按照对方的指示参加了抽奖,当对方要求小微将微信余额的截图发送过来时,小微出于谨慎不再继续进行抽奖活动。不多久,该账号再次发来消息,称小微恶意参加抽奖活动,在活动期间要求出示微信余额这一步骤时未按约截图,导致其6万元活动资金被冻结,如果小微不配合对方完成解冻过程,将通过报警联系小微家长赔偿损失。
听到此,小微吓坏了。随后,对方直接通过QQ打来视频电话,并引导小微一步步操作,分六次向其提供的支付宝账号合计转账33000元人民币。祝女士下午回家见到孩子眼睛红红,便询问怎么回事,小微这才支支吾吾地向祝女士说出了事情经过。祝女士知道孩子被骗了,立马带小微向警方报案。
派出所值班民警了解前因后果,通过调查取证,及时立案,并第一时间呈请协助冻结资金账户。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
寒假期间,孩子放假在家会较多接触智能电子设备,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对于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防备意识不够,特别是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加上现在手机支付平台方便快捷,请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对孩子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常识,此外最好是不随意告知孩子自己的手机密码和支付秘密,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