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樊瑞 通讯员 胡一鸣)为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范非法集资意识,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引导广大群众远离非法集资,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咸宁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发布“非法集资”第十一个真实案例,希望以此警醒人民群众时刻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安全。
将“私募”基金拆分成“公募”基金,非法集资近2亿元
近日,广州海珠警方捣毁一个以高额回报、保本保息为诱饵,将“私募”基金拆分成“公募”基金,通过线下推介、线上App投资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2亿元的团伙,先后抓获陈某(男,53岁)、杨某荣(男,47岁)等犯罪嫌疑人13名,查封涉案房产、车位等。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一、投资“私募”基金,468万元血本无归
近日,市民董小姐到海珠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称其经某外资银行基金经理佀某(男,35岁)的介绍,线下认购了上海翮×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翮×公司)的理财产品共390万元,后通过“福×所”线上App投资平台,认购了广东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福×公司)理财产品共78万元,一共投资了468万元。目前,“福×所”平台已被关停,佀某及相关联系人已失联,投资本金和约定收益均追讨无门。
经询问得知,2016年5月,董小姐到某外资银行向相熟的基金经理佀某咨询相关投资理财业务,从中得知上海翮×公司近期发行的某私募基金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竟高达10%,且保本保息,投资门槛为100万元,投资周期为1年。在佀某的再三推荐下,董小姐最终以佀某为介绍人,投资认购了该产品250万元,并于2016年8月再追加认购140万元。
2017年5月,董小姐的投资产品即将到期,需要结清赎回,但佀某却称该理财产品目前正在推出新一期产品,老客户到期后只要全款续期,就可以轻松“利滚利”,继续享有年收益率10%的高回报,并且还可以追加认购广东福×公司推出的高回报线上投资理财产品。
在佀某的指引下,董小姐将原本投资资金设置为自动续期,并通过“福×所”平台线上追加认购了广东福×公司的理财产品共78万元。但是到了近段时间,董小姐准备赎回到期的投资产品时,却发现自己已深陷“私募”基金的骗局中。
二、非法吸收500多名投资人投资款项近2亿元
接到报案后,海珠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一方面联系多个投资受损人询问了解详细情况,另一方面调查广东福×公司、上海翮×公司和“福×所”平台的有关情况,以固定相关犯罪证据。
为进一步查明该案中的幕后团伙成员和利益输送方式,海珠警方与上海警方通力合作,继续加紧对上海翮×公司的非法行为展开侦查。
经侦查,专案组最终查明,上海翮×公司负责人杨某阳(男,43岁)伙同广东福×公司负责人陈某、杨某荣,在未经国家相关金融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2014年至2018年4月期间,非法将上海翮×公司多个私募基金或债务、票据等质押融资项目分拆更名后,重新包装成多个“公募”基金投资项目,通过“福×所”线上App平台和业务员线下推广的方式,以高额回报、保本还息为诱,非法吸收500多名投资人投资款项近2亿元。
2021年7月,办案民警在广东、江苏、山西等多地,将涉案的广东福×公司负责人陈某、杨某荣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目前,上海警方已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上海翮×公司负责人杨某阳抓获归案,并依法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三、层层提成瓜分,理财产品成他人“提款机”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2014年6月,杨某阳在上海注册成立上海翮×公司并任法人代表,同时向国家相关金融部门登记成为“基金管理人”,先后备案了10多个私募基金项目并着手融资。为了快速融资偿还公司巨额债务,杨某阳以高额提成为诱,怂恿在广州的陈某、杨某荣等人入伙,以扩大融资范围。
2014年7月,陈某、杨某荣在广州注册成立广东福×公司,搭建了“福×所”线上App投资平台,同时招募了一批渠道经理、推销业务员对平台投资项目进行线上线下融资,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投资者的融资资金转到杨某阳的账户中。收到转账后,杨某阳则按融资资金的5%-7%提成给陈某,陈某再按融资资金的3%-5%提成给渠道经理,渠道经理再将融资资金的1%-3%提成给业务员,以此方式层层瓜分投资者的血汗钱。
最终,杨某阳所经营的公司因投资经营不善,再也无法向投资者偿还本息,导致“福×所”平台关停,投资者血本无归。
(编辑 雷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