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城市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2017年以来,咸安城区在部分小区试行垃圾分类,以试点带动的方式,为全区推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积累经验。截至2022年1月,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29个。
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新华清苑小区是城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当天,记者一走进小区,在入口的显眼位置,就看到有两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工作人员正在里里外外清洗。像这样的垃圾分类投放地在新华清苑小区有12个,每天都有专人进行消毒、清洗,小区还配有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以及专职工作人员2名。
“2017年,咸宁首个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001号来到新华清苑小区,我们通过敲门入户宣传、线上微信群沟通、定点引导居民垃圾分类等方式,不断提高小区居民知晓率、参与度。”湖北启宁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专员晏含芳介绍。
“刚开始的时候,有不少居民表示不理解,感到不习惯,不太配合。” 晏含芳说,“经过社区、物业等多方协助,举办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抓住一切有利场合宣传垃圾分类,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如今,矛盾也没那么多了。”
“小区里面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她们垃圾分类人员的身影,在好嘞专员的宣传引导下,全小区基本都能做到垃圾分类,小区环境干干净净,我们都以住在这样的小区而感到开心。”新华清苑小区居民艾大妈说。
负责清洗分类垃圾桶的专员告诉记者,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的确有所提高。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居民们经常一大袋子垃圾直接提下来,她们经常要现场进行二次分类,但现在大多数居民是在家里就分好了垃圾,需要进行二次分类的明显减少了。
类似新华清苑有专业设备、专员引导及专车运输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单位,城区目前有29个,3.8万余户家庭因此受益。
随后,记者来到有着2000多户业主的福星城小区,看一看这个大型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在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记者正好看到小区居民领着小朋友带着一箱纸盒过来分类回收,扫码、开箱、投放、称重、积分一气呵成。
“积分累计到一定数值后,可以用来兑换食用盐、洗洁精、抽纸、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福星城好嘞专员熊会平指着服务亭内的“礼品积分兑换标准”说道。
“厨余垃圾就是厨房的垃圾,比如鱼刺、瓜果皮,都要扔到绿色的垃圾桶里面去。”正在分类处理垃圾的小朋友李沛辰天真地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磨合,现在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正逐步提升,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
熊会平介绍,福星城小区共设置了30个垃圾投放地,每日可回收厨余垃圾400-500公斤。目前,在这个大型小区内,80%以上的居民都能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据悉,仅2021年12月,全咸安城区29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就收集和处置了生活垃圾2883.56吨。其中集中分拣铝、废纸、塑料等可回收物57.86吨,厨余垃圾432.5吨,其他垃圾2393吨,有害垃圾0.2吨,垃圾分类带来的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成果已初步显现。
“小试点”带来“大转变”,通过垃圾分类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咸安逐步探索积累垃圾分类经验,垃圾分类已经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未来的咸安居住环境将更加整洁规范。
来源:云上咸安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