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起火?新能源车驾驶人一定要知道这些事……

这样的视频,你在朋友圈看到过吗?

看到这火光,你可能会想——

从新能源车诞生开始,自燃、爆炸这两个词就“常伴吾身”。那么,万一真的遇上了这样的事故,应该怎么应对呢?

行在路上

遇到碰撞,需要观察电池

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遭遇碰撞事故后可能会出现高压泄漏、人员触电、电池起火等“二次”事故:

应对措施:

1、将车辆断电并查看人员安全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断开蓄电池及维修开关。

2、轻微碰撞,可自行简单查看动力电池托盘边缘是否开裂,有无明显液体流出。若有漏电、漏液现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拆下动力电池,及时断开各模组采样线、高压连接线。

3、严重碰撞或者自己无法判断车况,需第一时间离开车辆,报警请求救援。

车辆起火,需要判断起火情况

车辆有冒烟起火迹象,应第一时间作断电处理,并将车钥匙装入信号屏蔽袋后带离车辆,视火势情况决定是先报警还是先灭火。

应对措施:

若火势较小,还没有蔓延到电池仓:可先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自行灭火。

若火势较大,蔓延到了电池仓:尽快报警并远离车身。因为动力电池燃烧后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氟化氢、氰化氢等。

这时候就不要去自行救火了,而是注意自身安全,静待消防员到来。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遭遇事故,车友首要任务是给车辆断电,然后下车查看车损情况,个人没有把握处理的,尽快报警寻求救援,与此同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哦。

电池养护

注意散热

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8-25℃左右。在此温度区间工作,电池的性能最好,使用寿命也最长。

如果电池在55℃以上的环境下以1C的充电速度连续充放电50次以上,电池容量明显下降,电池寿命相应缩短。

当环境温度超过60℃,电池就会因温升过大而产生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

少用快充

使用直流快充充电,由于充电电流较大,会使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从而使电池温升加大。电池长期处于较高温度,会使容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防止雷击

夏季比较容易出现雷雨天气。打雷的时候,千万不要充电,以免雷击,引发燃烧事故。

严禁飞线

使用飞线充电,电缆线的绝缘层在阳光暴晒下,再经过摩擦,会加速老化,容易引发短路,造成火灾。另外,如果突降大雨,飞线充电很容易造成接头进水,造成短路或漏电,引发事故。

避开低洼

在充电时,要避开低洼路段,以免降雨后车辆受淹。

日常使用

经常检查轮胎气压

将轮胎气压保持在正确的胎压,必须每两星期或至少每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

不正确的轮胎气压会造成耗电、行驶里程短,降低驾驶的舒适性,降低轮胎寿命并降低行车安全性。

定期检查电池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度下降十几公里,有可能是电池组中有电池出现问题。应及时到销售中心或代理商维修部进行检查、修复或配组。

清洗车辆

纯电动汽车的清洗应按照正常洗车方法,清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水流入车内充电插座,避免车身线路短路。

来源:武汉交警

(编辑 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