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 最热的天 他们穿上了这身“厚衣裳”

8月3日凌晨,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发出集结令,

26家医疗机构第一时间

调派医务人员1500余人,

在2小时内迅速集结,

并带着医疗物资赶往

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各个核酸采集点,

支援该区近40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

记者现场探访看到,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顶着40多度高温“连轴转”,因长时间连续工作,有的医护人员出现了中暑,居民们看了心疼不已,也纷纷送来消暑降温物资,给医护人员点赞。

图片

武汉市武昌医院医护人员全身汗湿

图片

医护人员手套里“灌满”了汗

医护人员凌晨火速集结

3日凌晨2时,接武汉市卫健委指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紧急集结,组成首批核酸采样应急队,并于上午7时,奔赴武汉经济开发区沌阳街道郭徐岭社区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12时,协和医院再派第二批核酸采样医护团队前往支援。至此,协和医院11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核酸采样工作。

图片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医护人员凌晨集结

同时,武汉儿童医院从接到通知到完成集结,仅1小时就紧急组建了一支50人的医疗、核酸采集应急队,于凌晨4时出发前往武汉经济开发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这50人从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队成员库中抽调,她们有的从家里赶来,有的从夜班岗位上直接加入。

图片

武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凌晨集结

凌晨2时,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接到上级部署,紧急抽调50名疫情防控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建医疗、核酸采集突击队,于凌晨4时连夜赶赴经开区进行核酸采集。

凌晨4时30分,武汉市第四医院50多人的核酸采集队伍出发,负责沌阳街两个社区近7000户居民的采集工作,下午又紧急调集30多名男性医护增援。

早上6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组建核酸采集队伍。2小时内,包括60位医生、160位护士和2位管理人员在内的200余人的团队迅速集结,并完成物资准备工作。

江城各大医疗机构纷纷行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经开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调配50人的核酸采样检测队伍;武汉市第一医院全天分两批次集结100余名医护,为2个小区8个检测点万余名居民完成采样;武汉市中心医院紧急组建起51名骨干护理人员组成核酸检测队,于5点抵达沌阳街道2个小区开展核酸采集;武汉市武昌医院抽调51名医护人员组建成核酸采集应急分队;湖北省人民医院汉阳医院派出40人组成的队伍驰援全民核酸采样工作,院内也已成立应急核酸采样点;同济天佑医院组建36人核酸采集应急小分队集结,连夜筹备好各类医疗用品出发……

图片

武汉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凌晨集结

医护人员顶着高温连轴转

8月3日,江城户外气温高达40度,烈日烘烤得难受。记者走访发现,由于长时间连续工作,有些医护人员甚至出现了中暑、脱水症状。

中午11时,记者连线看到,在武汉经开区的沌口街道郭徐岭社区,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人员忙着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由于在户外工作,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面罩,顶着户外40多度的高温天气,一刻不停地为居民采集核酸,厚重的防护服内的衣服已经全部被汗浸得透湿。

令大家意外的是,唐懿、袁琳、高承斌三位护士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身体逐渐吃不消,陆续出现中暑症状。

现场,大家紧急处理并待好转后,通过医院120急救车将她们转往协和西院区继续观察治疗,并重新调派人手支援核酸检测。不少居民看到后表示“很心疼”。

图片

医护人员出现中暑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检测点,33岁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刘诚一夜未眠,到达工作地点后迅速开展工作,消毒、采样、拭子装管……里面的工作服早已汗透,中午11时30分左右,已经做了400余例咽拭子采集的刘诚感到头晕,忍不住想吐,社区工作人员让其立马暂停工作,将她扶到社区办公室休息。

在湖北省人民医院负责的4个站点,医护人员全程穿着防护服,在户外连续工作近6个小时,防护服内浑身湿透,但仍坚守岗位,部分医护人员出现低血糖、中暑反应,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后续团队随时顶上。

武汉儿童医院50人的应急队在金域蓝湾、香澜水岸、蔡家花园、名致服务公寓等多个采集点为市民服务。记者看到,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时全身湿透,有的筋疲力尽,换班后歪靠在现场就睡着了。

图片

武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全身汗湿

图片

武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累得虚脱

同样的,还有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张静护士长,她忙完4小时后和几名同事交接换班。记者看到,她身上的衣服几乎全湿,从后背到前胸,都结成了盐巴。

图片

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全身汗湿

居民心疼纷纷送来关心

一边是酷暑高温,一边是忙碌的采集,排着队的居民心疼医护人员,还有外国友人送来食物表示关心,并给中国医护人员敬业精神点赞。

8月3日中午12时,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负责的嘎纳印象、金色港湾2个小区,连轴转的医护人员开始轮流在阴凉处稍作休息。社区的居民们看到了特别心疼,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冰块、雪糕、西瓜等解暑的东西,还有的担心她们没有吃早餐,还送来了面包和牛奶,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并叮嘱他们注意防暑。

图片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的护士们,头顶冰袋手抱冰水瓶给自己“降温”

令医护感动的,还有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陈洋。他告诉记者,他和护理部科护士长方琼,带领着同事们马不蹄停,一天下来高效完成35000人次的采样。因为采集量大,到了中午他们也顾不上吃饭,直到大批居民采集完,才轮换着吃几口,很多人累得声音嘶哑。一位居民做完采集,主动对他说:“你们这么辛苦,我有车,等下送你们回医院吧!”陈洋医生婉拒了居民的好意,但他说,“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看到居民配合防疫工作,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不少医院采集点还准备了降温装备。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采集点,医护在休息间隙将冰块抱在怀里降温。武汉市中心医院有的医护凑近冰块接凉气,有的将手放在冰块上解热,还有的干脆直接坐在冰块上乘凉片刻,再接着工作。

图片

将冰块抱在怀里降温

在协和医院的检测点,现场有三辆救护车,开展巡回医疗,随时为高温天气下核酸检测群众以及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全力保证检测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武汉市经开区的一个核酸检测点,两名外国友人看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高温下工作太辛苦,也赶紧送来水果和饮用水,为中国的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点赞。

全民核酸检测全面启动

8月3日,武汉市决定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当天中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召开全民核酸检测推进部署会,当天开始对武昌区水果湖街20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图片

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

中南医院医务处处长潘振宇介绍,根据武汉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中南医院将对武昌区水果湖街12个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经排查,12个社区常住居民人口约20万人,要在3天内完成全民核酸检测。医院多个部门共同商议,目前组建了50余医护的“核酸检测小分队”,并开展采样点布置、物资调度、信息登记等前期工作。

扫码、录入信息、取咽拭子……8月3日17时许,武大中南医院“核酸检测小分队”进入张家湾社区的户外活动场,为前来检测的居民们有序进行核酸标本采集。不到半个小时,汗水就将贴身的衣衫浸得透湿。

第一名接受核酸检测的是59岁的魏先生,他在该小区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说,没想到医院和社区的反应这么迅速,早上才宣布武汉全员检测,傍晚自己就检测上了。他特别提到,这么热的天气,看到穿着防护服紧张工作的医护人员,心里特别心疼,“他们太辛苦了,我们蛮感激!”

图片

武大中南医院在张家湾小区核酸采集现场

据了解,该院“核酸检测小分队”一直工作到晚上8时,当天共为近千名居民完成了核酸检测。未来三天,“小分队”还将进入水果湖街北环路、姚家岭、青鱼嘴等社区,上门为居民完成核酸检测。

8月3日下午,武汉市中医医院30名左右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队,来到武汉市汉阳区锦绣仙山小区等地,为居民进行了核酸采集工作,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1时许。

极目快评

他们可以不张扬

但我们不能因此遗忘

记者 陈凌燕

8月3日上午,武汉宣布,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其实在这一天的凌晨2时许,全市26家医疗机构1500余医护人员就已经在集合、筹备,凌晨4时开始,一支支核酸采集应急队伍向着升级为中风险的经开区挺进。仅仅十来个小时之后的当天下午,三镇多个社区就已经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

8月3日,听上去平淡无奇。只有武汉人懂,在这座以热著称的城市里,8月,意味着什么。8月意味着逼近40度高温,从早到晚全天不见一丝风,连树上的蝉鸣,在此时都透着声嘶力竭的干枯感。

核酸采集,意味着什么?操作者要穿上封闭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帽子、口罩、面屏一个也不能少。随便裹上其中一样,在这样炎热的8月里,普通人可能10分钟都会抓狂。

在核酸检测现场,防护装备密实的包裹下,他们从容又坚定,没有一句怨言。没人看得出,汗水正在冲刷他们的头发,贴身的衣服早已经浸透贴在皮肤上。直到数小时后,他们脱下这行装备时,你才能看到防护服后面这一张张年轻的脸,以及他们汗水淋漓的疲倦。此时,你才会意识到,这些坚韧的战士,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罢了。

甚至,他们普通到,在那些静好的岁月里,你甚至都没空去想一下。

这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平时低调沉默,经常被忽略。可一旦遇上山呼海啸,艰辛碾压而来,他们总能有呼必应,有令必达。

经历过疫情大考的我们,也终该懂得珍惜这些人吧。他们可以不声不响,但我们不能因此遗忘。

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刘迅 陈凌燕 郑晶晶 摄影 萧颢 邹斌

(见习编辑 余梦婷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