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大路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统筹实施乡村振兴

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县全媒体记者组) 通山县大路乡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把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质增容,实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同步谋划、统筹推进,实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眼下正值新桥冯村果匠小镇火龙果、杨梅、蓝莓、桃子等水果进入采摘旺季。果匠小镇工作人员每天忙于采摘、包装、快递新鲜水果到武汉、长沙等地,同时吸引众多外地旅客到果场采摘尝鲜。

董瑞云

果匠小镇现场销售负责人

现在的季节就是蓝莓(上市), 蓝莓有120亩,每亩产量400到500斤。

为推动该村产业发展,新桥冯村在市、县驻村工作队以及乡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渠道引入20多家企业参与新桥冯村的产业发展,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助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合作社基地都是通过土地流转而来,合同三十年不变。每年按照300元一亩的租金给地主村民。合作社还包保了23户贫困户,包保对象可去合作社上班,闲时每月收入一千多元,忙时每月可收入两千多元。去年每户平均收入一万五千元。以后合作社壮大了,务工的收入会更多。

蔡志生

新桥冯村致富带头人、助民合作社法人

我这个基地,我一定要把他建设好,带动了23户农户在这里就业 ,今后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要带动这23户跟我一起致富。

余良海

新桥冯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村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点,近年来通过引进果匠小镇、赛钻石英厂、银曼制衣厂等重点项目,在为村民提供就业务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好村党支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紧扣上级党委政府的战略方针,把新桥冯村打造为通山县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大路乡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李震宇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近年来,大路乡在工业、农业、旅游业以及第三方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大路乡吴田村的王明璠花海所在地,这里经过精心打造,投资了1.2个亿,已经初具规模,环境也非常优美,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也是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2019年,我县招商引资重点引进王明璠花海项目,占地面积476亩,景区以种植时令花卉为背景,集赏花、娱乐、游玩、会展等功能于一体,计划打造集“四季花卉展示、亲子休闲游乐、田园养生住宿、艺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栖息地。

陈小荣

通山县王明璠花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璠花海分两期打造,总投资1.2个亿,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今年十月一正式对外试营业。

近年来,大路乡为充分发掘吴田村位于“一线两圈”旅游大格局内的区位优势,明确吴田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王明璠古民居为中轴心,进行环绕式旅游开发。目前古民居整体修复已近尾声,芋园、后花园的修复工程已完成拆迁征地工作。全面完工后,王明璠大夫第将成为通山县西部旅游中心景点,与东部九宫山、隐水洞相映成辉。

徐天禄

吴田村村主任

现在为了赶工期,24小时基本上有人值班,村里两委包括乡政府都是全力支持这个项目,每天都是安排专人在这边负责工作、协调工作,预计在明年初能够对外开放。

下一步,大路乡将群策群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构建起“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深入开展“旅游+”行动,不断丰富“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汇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见习编辑 雷申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