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综合报道)一项利好39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计划,上周正式启动了。
9月11日,交通部启动长江经济带多样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沿江省市将获得直接利好,尤其是利好39个长江经济带城市,包括正在崛起的临江港口城市——咸宁市。
▲长江流域城市
计划提出: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5项主要任务,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 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要达到80% 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
▲图为潘家湾港区通用码头
据了解,咸宁水路航程500多公里,黄金水道128公里。其中咸宁市的赤壁、嘉鱼港区被纳入武汉新港建设规划。
近年来,我市为促进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长江中游沿江岸线资源的利用,通过沿江布局和建设一批大运重大项目,在沿江形成了各具特色、颇具规模的园区,并以产业基地为轴线,借水路与陆路等交通之便向腹地进行经济辐射。
未来三年,我市将按照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航运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发展为依托,重点推进航道畅通成网、港口综合枢纽、港口集疏运衔接、多式联运培育、航运服务能力提升和绿色安全保障等“五大工程”。
同时,我市将构建形成以长江为依托,以陆水、金水、富水航道为骨干的“一江三水”航道网,实现境内主要支流航道与长江干流间500吨级以上的船舶直达运输的内河航道体系,并突出长江保护性开发,解决白鱀豚保护区与港区建设障碍,在符合环保要求下,新建一批现代化的港口码头,打通我市通江达海通道。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