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穷在深山有远亲 结对帮扶显真情

今年来,湖北通山县将每周四定为“扶贫日”,将5月、9月定为“攻坚月”,先后开展了入户大调查,信息大清洗,“吃连心饭、叙干群情、商发展计”,“进万家、助春耕、促脱贫”等主题活动,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并通过落实进行一次深入情况摸底交流、重新核实整理一次《扶贫手册》和贫困档案、上门进行一次扶贫政策宣传解释、贴一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白卡”、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产业就业帮扶方案、筹措一笔春耕生产生活资金、解决一批实际困难、撰写一篇专题帮扶工作日志“八个一”,加深了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感情,核准了脱贫攻坚基础信息,为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夯实了基础。

凤池山村位于通山县通羊城区南侧层峦叠嶂、风姿旖旎的山峰,总面积482公顷,最高峰海拔462米,全村共有126户521人,贫困户31户,贫困人口103人,饮水和交通一直是村民的难题。

近日,湖北通山县扶贫攻坚暗访组来到通羊镇凤池山村的时候,65岁的许春花,刚从地里劳作回来,鞋上沾满泥土。“大娘,你是不是贫困户呀?”“是的。”“有没有人帮扶你呀?”“有,县里城管的局长阮英友。”“他是怎么帮你呀?”“他帮我的事可多了,儿子治病,孙子上学,帮我们家栽种桂花苗,还领了1万元的产业奖补金。他还经常到我家里来,每次都像走亲戚带点东西,不打空手。还叫我有什么事就打他电话,我记得他的号码。”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串数字,电话号码准确无误。暗访组的同志有些吃惊,看来这个“亲戚”是真的。

57岁的聂功火,因为头部受过伤,反应迟钝,出不了远门,也干不了重活。通山城管驻村干部与他攀上了亲戚,经过商量,让他在一条人少车少的偏僻小巷,做街道保洁工作。上班有人陪他去,下班有人送他回。这样周到细致的安排,可他还是出了事,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把他撞倒在地。祝文仲闻讯后,立马安排人把他送到医院,并担保让他及时就医,让村支书把肇事者找来协商处理,料理妥当后又赶到他家里,自掏腰包,给他200块钱,嘱托他的家人好好照顾他养伤。

像这样的亲戚,还有31户;像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发生。每周四,通山城管局驻村工作组都要到村里来,搞家访,摸情况,理思路,谋发展。48立方水塔建起来了,4公里道路硬化了,文化广场修好了,路灯亮了,3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已经入住新房了,全新的群众服务中心年底也要启动了,2组整体移民搬迁审批手续已经办下来了,通山城管在村里投入的扶贫资金也达到20万了。

“我们帮扶村里建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凤梓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30万元,占地面积220亩,带动凤池山贫困户8户脱贫;赤城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80亩,主要养殖黑山猪、本地猪(野生放养),年销售400-500头,带动凤池山贫困户13户脱贫。”

通山城管局驻凤池山村工作组组长说:“下一步我们要协调村环山公路、果园采摘产业、后山水塘、二组整体移民搬迁的项目推进工作,为凤池山村脱贫攻坚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郭丽 方海涛 龙行善)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