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古老的《诗经》,赐予了“嘉鱼”美名。如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成为嘉鱼新的文化名片。
嘉鱼拥有全省县级首家数字图书馆,12万册馆藏图书实行自动借还,可由读者自助操作完成。5月29日至30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嘉鱼举行,记者见证了“嘉鱼文化云”的便利。
“文化云”触手可及
“嘉鱼文化云”,是我省县级首家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已实现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同时在线服务,使全县居民充分享受到包括文化资讯、活动预告、云文化馆、云图书馆、云体育馆、儒家文化、云交流、云直播等13个方面的数字文化服务。
平安智慧文化广场,是该县今年着力打造的又一文化惠民亮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集学习、交流、娱乐、健身、休闲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现
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以省级设施为龙头,市县设施为骨干,乡村设施为基础,流动设施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各地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立起,新建或改扩建市县场馆近200个,建设基层文体广场1万多个,总投资200多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全省各地配发流动图书车98台、流动文化车78台、更新流动舞台车39台,为4000多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配发设备。
如今,投资10.4亿元、扩建面积6.8万平方米的省博物馆三期扩建主体工程完工,成为我省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6.5亿元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在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省京剧院谭鑫培大剧院已完成立项。
投入供给体系显现实力
近年,我省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持续加大。2017年全省文化事业总收入71.76亿元,较2013年33.83亿元净增37.93亿元,年均增幅20.68%。2017年省直文化事业财政预算拨款7.26亿元,较2013年3.26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幅22.2%,投入总量和增幅在全国省级文化部门中处于领先地位。
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在做好免费开放基础上,不断丰富服务项目,服务人次逐年提升。“长江讲坛”“长江读书节”“文化力量·民间精彩”,成为全国知名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群众文艺创作水平持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被文化部誉为“群文创作的湖北现象”。600多支“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长期在基层展开惠民活动。全省年均组织各类展演2万余场,惠及群众2000余万人次。(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邢君成)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