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在咸宁市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处长为咸宁授予“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国字牌匾,同时授予湖北科技学院为“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
据了解,咸宁上古属“三苗之国”,元代以前为汉瑶杂居区,元末明初咸宁境内的瑶人逐渐向南迁徙,他们入湘黔、越两广,甚至飘洋过海成为跨国民族。
咸宁地处幕阜山区,辖区内通城、崇阳、赤壁、咸安等多个县市区有瑶文化遗存,如石屋、石窖、石井、石梯田、石墓、石梯田等垒石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地方便是通城与崇阳、赤壁和岳阳交界的药姑山(龙窖山)。
去年12月中旬,中国民协组织全国专家来到咸宁,深入通城、崇阳、赤壁等地开展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该市对古瑶文化的抢救、保护以及传承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了中国古瑶文化之乡论证暨高端论坛。
通过考察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咸宁历史悠久,是古瑶文化发祥地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瑶文化形态。咸宁不仅古瑶文化遗存丰富,资料和研究成果古硕,而且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瑶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开展了大量调查与研究,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古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去年12月2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发文,命名咸宁市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通城县为“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并在湖北科技学院建立“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