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仕玉家庭:三代从军报国志——咸宁最美家庭④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成丽)这是一个祖孙三代从军报国的红色家庭。别具一格的两层楼房,红立柱、红灯笼、红琉璃瓦,给人无限活力之感。入口的两侧红漆方柱上书楹联:红色家庭薪火相传江山代有才人出,湛蓝大海涛声依旧万里鹏程功名扬,让人顿生崇敬。大门上方红色“光荣家属”与“光荣之家”匾额在阳光下锃亮如新,墙上镌刻着大红五角星,院子用瓷砖错落有致铺成“八一”与海军军舰图案,屋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扬起……

三代从军照

徐仕玉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代军人,1931年10月出生于嘉鱼县新街镇马鞍山村,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立志从军报国的他跟随志愿军冲在前线。

1958年,徐仕玉复员时放弃了组织安排的优厚工作,立志改变家乡面貌,扎根在农村基层。他忠心耿耿为百姓谋幸福,先后十多次被县、公社、乡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上世纪80年代末,嘉鱼县人造板厂生产时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板、木屑与粉尘四下弥漫,甲醛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和村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已退休在家的徐仕玉见此情景,决定改善生态环境。徐仕玉在厂区周边荒坡种下一棵棵意杨树。

徐仕玉

1983年,徐仕玉的大儿子徐从罗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于海军南海舰队西沙水警区,是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父亲常给我们讲保家卫国的往事,满是自豪。从小,我向往与父亲一样,成为军人报效国家。”17岁的徐从罗如愿成了徐氏的第二代军人。在部队,他刻苦钻研,1985年获西沙船中队2分队的嘉奖,1986年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徐从罗退伍回乡后,在父亲的带领下,积极加入到植树造林行列。父子俩起早摸黑,松土、施肥、治虫,辛勤劳作,经过20余年的精心护理,当年的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如今,漫步在厂房的花园海大道,树冠如云,绿荫如盖。望着那一片青葱,徐仕玉父子的心情是惬意的。每年除夕,父子俩去花园海周边清垃圾、除杂物,乐此不疲。

2014年,徐从罗不幸查出得了鼻咽癌,他想,与其默默离开,不如为社会做点什么。在2015年党的生日这天,他填报了遗体捐献志愿,以一个党员军人的高度自觉,履行对人民的最后奉献。

徐涛是徐仕玉的孙子。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参军入伍,并于当年如愿考取了海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祖辈父辈报效祖国的使命完成了,作为军人的后代,传承与发扬,用科技力量报国尽忠是新一代人的使命。家族军人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民情怀,早已成了他心中崇拜的偶像。家庭第三代军人徐涛,勤勉自律,积极上进,参加过海军第26批亚丁湾护航编队的特殊任务。从2014至2018年,五次受部队嘉奖。

徐仕玉家庭照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徐仕玉一家三代都是党员,从军报效国家是他们的原始愿望。他们以一颗初心,唱响时代的正气从军曲,即便在悄然身退时,仍然以军人的天职要求自己,造福乡梓。

(编辑 彭秀芬)